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大石山区。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5%,丘陵仅占5%,人口40万人,是典型的“山、边、穷”农业县,财力相当拮据,基础建设比较薄弱,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天等县人民法院定编72人,现有在编干警61人,聘用法警7人;男47人,女14人。在编的61人中,具有审判职称的有32人,占52.5%。2005年以来大专学历11人,占总数比例19%,本科学历41人,占在编比例71%;研究生以上学历有2人,占总数比例3.4%;高中、中专以下学历有4人,占总数比例7%。领导班子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班子共6人,其中女干部2人,少数民族干部6人,大学本科学历4人,研究生学历2人;35岁以下有1人,41—45岁有4人,46—50岁有1人。现内设机构有12个,下设龙茗、进结、向都三个人民法庭。

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其西部与越南接壤,有184公里的边境线。辖区面积2317.8平方公里,全县人口27万,壮族人口占95%以上。龙州在历史上是边陲重镇,是革命老区,邓小平领导创立的红八军的故乡。蔗糖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目前龙州县仍属国定贫困县。龙州县人民法院位于龙州县县城新街21号,在红八军军部旧址旁。院机关内设11个庭、室、队和2个基层人民法庭。其中院机关科室为法警大队、办公室、政工科、纪检监察室、立案庭、刑事庭、执行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2个法庭分别是下冻法庭和金龙法庭。该院现有干警69人。其中:本科35人,大专26人,中专4人,高中4人。拥有审判、办公、生活设施7200余平方米(新的审判综合楼正在建设当中)。

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域变迁。1951年11月,广西省人民法院钦州分院成立。1955年7月,钦州专区划归广东省管辖,法院改称为钦廉专区中级人民法院。1965年7月,重设钦州专区,划归广西管辖,并设立钦州专区中级人民法院。1970年钦州专区改称钦州地区。1973年9月,重建钦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年10月,钦州地区撤地设市,正式更名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辖钦南区、钦北区以及灵山县、浦北县四个基层人民法院。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和便于当事人诉讼,突破传统行政区域的模式,对辖区内的人民法庭进行调整和撤并,撤销人民法庭15个,保留和新设置中心法庭10个。现在,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设9个审判(执行)业务庭和6个行政综合管理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新民路24号

玉林地处广西东南部,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经济腹地广阔,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总面积12838平方公里,总人口671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有华侨10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现辖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容县人民法院、陆川县人民法院、博白县人民法院、兴业县人民法院、北流市人民法院6个基层人民法院。截止至2012年6月30日止,两级法院共有干警827人。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干警161人,设有办公室、政治部、立案庭、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执行庭)、政策研究室、司法警察支队、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审管(委)办、行装科等部门。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8万。作为老少边山地区的审判前沿阵地,南丹县人民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均超过1500件,特别是下属的城关、车河、六寨三个人民法庭,受理的案件占全院受理民商事案件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