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433号。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案件管理科(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侦查监督科、公诉科、监所检察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反贪局(下设侦查一科、侦查二科、预防科)、控告申诉检察科(反渎职侵权科)、技术科、司法警察大队等部门。下辖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淮北市人民检察院、亳州市人民检察院、宿州市人民检察院、 蚌埠市人民检察院等检察院。

铜陵市人民检察机关始建于 1954 年,前身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区人民检察署。1958年8月铜官山市人民检察院与铜陵县人民检察院随市、县合并而合并,其名称改为铜陵市人民检察院,到 1998 年底为两级检察建制,即市人民检察院和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四个基层检察院。 铜陵市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后,在领导体制上接受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双重领导,并与当地党委共同领导三区一县人民检察院,目前全市检察干警现有215人,其中市人民检察院70人,内设机构16个,即:办公室、政治部、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公诉处、侦查监督处、民事行政检察处、控告申诉检察处、监所检察处、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技术处、职务犯罪预防处、计划财务装备处、警务处、监察处、机关党委。

宿县地区检察机关最早于一九五一年三月一日正式建立,时称“皖北人民检察署宿县专区分署”,办公地点设在地区专署院内。一九九九年五月改为现名“宿州市人民检察院”。 宿州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政治部、反贪污贿赂局渎职侵权检察处、侦查监督处、公诉处、监所检察处、民事行政检察处、职务犯罪预防处、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技术处、警务处(法警支队)、计划行政财务装备处

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即位于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皖东南土地上。 宣城市人民检察院内设政治部、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办公室、法律政策研究室、行政装备处、检察技术处、监所检察处、职务犯罪预防处、反渎职侵权局、民事行政检察处、公诉处、侦查监督处、控告申诉检察处、举报中心、警务处等部门。宣城市人民检察院下辖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旌德县、绩溪县7个基层院。

安庆市人民检察院现设政治处、反贪局、反渎局、侦监处、公诉处、监所处、民行处、控申处、预防处、研究室、技术处、警务处、行装处、监察处、机关党委、老干部处、办公室。 安庆市人民检察院下辖怀宁县人民检察院、桐城市人民检察院、枞阳县人民检察院、潜山县人民检察院、太湖县人民检察院、宿松县人民检察院、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岳西县人民检察院、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检察院、安庆市大观区人民检察院、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检察院 等基层检察院。

阜阳专区于1950年开始了人民检察署的筹建工作。1951年3月,皖北人民检察署阜阳专区分署成立。1954年,安徽省人民检察署阜阳分署改称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阜阳分院。1979年3月15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阜阳分院正式开始办公,同年8月,阜阳分院党组成立。至1979年5月份,阜阳分院下辖的开始正式办公的县检察院有:界首、蒙城、利辛、颍上、太和、涡阳、阜阳县、临泉、阜阳市、阜南、亳县。199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阜阳分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检察院。伴随着阜阳行政区划的调整,目前阜阳市检察院共下辖界首市院、颍上县院、太和县院、临泉县院、阜南县院、颍州区院、颍泉区院、颍东区院八家基层院。共有在编干警853人,其中检察员287人,助检员153人,其中市院机关干警139人。

长丰县司法局以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主抓手,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明确提出“坚持一流标准,塑造一流形象,锻炼一流队伍,开创一流业绩”的奋斗目标,大胆探索,锐意进取,超常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2005年9月7日,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赴京参加会议。作为五个发言单位之一,李文建局长在大会上就全员岗位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交流发言,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和与会领导的好评。省司法厅孙建新厅长给予高度赞扬,认为:长丰县司法行政的变化让人振奋,对全市乃至全省司法行政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蚌埠市解放路480号

1、贯彻执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2、制定全区法律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区镇、街道、各部门及辖区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 3、指导全区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过度性帮教工作。 4、管理全区公证、律师和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监督指导全区律师工作、法律服务工作和公证业务活动。 5、指导全区人民调解和司法助理员工作,管理镇、街道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 6、指导全区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

狮子山区司法局位于铜陵市东郊,是主管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政府部门局,涵盖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制宣传、法律援助、“148”法律咨询等业务范围。局下属凤凰山、矶山、狮子山、新庙、西湖、东郊6个司法所及西湖镇、东郊办事处2个法律服务所。司法局机关工作人员共3人,其中:男性1人,女性2人,平均年龄31岁,本科文化1人,专科文化2人。

淮北市司法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工作部门。 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政策和规章制度,编制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管理、指导、监督全市监狱、劳教单位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和劳动教养工作。 (三)制定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市的依法治理工作。 (四)管理全市公证机构、律师机构和社会法律服务机构,指导监督企业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工作和律师、公证业务活动,负责报批涉外及涉港、澳、台地区公证事务。 (五)指导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和"148"法律服务工作。

郎溪县司法局1992年7月新办公楼正式竣工,局机关由东岳庙搬至城关学后村路37号,该房建筑面积839平方米,座东朝西,第一层四间门面房已出售归私人所有,二至四层为局机关办公楼.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城关镇国泰中路286号

迎江区依江而城,人文历史丰厚、名胜古迹众多,辖有迎江寺、振风塔、莲湖公园、安庆外滩、徐锡麟纪念台、陈独秀故居、赵朴初故居、黄镇生平陈列馆等标志性风景和纪念胜地。在这片文化底蕴深沉,人民淳朴善良的土地上,迎江法院于1980年4月成立,1992年5月设址在安庆市锡麟街东三巷。2011年10月18日,位于安庆市东部政务新区的法院新审判综合楼顺利奠基开工,新综合楼占地21亩,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新审判综合楼的建成必将进一步促进辖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为法治迎江、平安迎江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地司法保障,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更加优质地司法服务。现迎江法院设有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技术服务中心、立案庭、刑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庭、执行庭、广圩法庭、审判监督庭、法警队等庭室。在编干警57人,其。

解放后,滁县人民政府设立司法科,审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1950年7月改设滁县人民法院。1983年12月滁县改为滁州市(县级市),滁县人民法院改为滁州市人民法院。1993年3月,原滁县地区改为滁州市(地级市),原滁州市改为琅琊、南谯两区,原滁州市人民法院改为琅琊区人民法院和南谯区人民法院。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于1993年3月成立,管辖滁州市城区及清流、扬子两个办事处的一审案件。2012年1月内设机构13个: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立案庭、审监庭、婚姻家庭审判庭、执行庭,政治处、研究室、办公室、法警大队、监察室。

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政法编制人数为97人,现有人数89人。法院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法院内设执行局、立案庭、刑庭、少年法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纪检组、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监察室、法警大队等15个处室庭队,下辖田东法庭、淮滨法庭、泉山法庭、曹庵法庭等4个基层法庭。

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座落在蚌埠市风景秀丽的龙子湖畔,其前身为蚌埠市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2月。1962年,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蚌埠市人民法院同时撤销。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现有职能部门17个,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158人,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学历110人、中共党员128人,年平均审理各类案件2000余件,下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7个基层人民法院。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于2003年7月落成,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风光秀丽黄山脚下,下辖七个基层人民法院:屯溪区人民法院、黄山区人民法院、徽州区人民法院、歙县人民法院、休宁县人民法院、祁门县人民法院、黟县人民法院。内设刑事审判一庭、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三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立案一庭、立案二庭、信访科、执行局、法警支队、司法鉴定处以及政治处、政策研究室等综合部门。现有法官62人,高科技法庭8个。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判各类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办理各类执行案件,指导和监督全市各区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对黄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