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建水监狱,隶属于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成立于1952年7月,其前身为云南省第25劳动改造管教队,1991年调整为云南省第七劳改支队,1995年9月,根据云司字[1995]第36号《云南省司法厅关于更改我省监狱管理机关和监狱名称的通知》,云南省第七劳改支队更名为云南省建水监狱,监狱企业名称“云南省羊街农场”不变。监狱地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县东北的南庄镇内,距建水县城18公里,距昆明市220公里。在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的领导下,监狱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充分运用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手段,对罪犯依法实施严格、文明、科学管理,成功地改造了大批罪犯,历经几代监狱人民警察57个春秋的辛勤耕耘与艰苦奋斗,昔日豺狼出没的荒地如今变成了颇具规模的监管改造场所。

云南省临沧监狱,始建于1955年6月,隶属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监狱管理局领导,是县(处)级国家刑罚执行机关,主要职能是依法收押改造临沧市行政区划内被判处1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成年男性罪犯。监狱党、政、工、青、妇等组织机构健全。 云南省临沧监狱位于临沧市云县爱华镇,驻地海拔1060—1255千米,年平均气温19.5℃,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1.3℃,属亚热带河谷气候。

云南省元江监狱(云南省元江农场)始建于1954年,地处具有“哀牢明珠”、“天然温室”之美誉的元江县,年平均气温23.8℃。经过几代人的开拓,现占地面积18000余亩,可耕地面积9600亩。如今,共有警察工人近千人。目前机关设有政治处、办公室、工会、狱政科等近三十个科室,所辖基层单位10个。建狱五十多年来,一直担负着执行刑罚、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任务,为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和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官渡监狱成立于1984年11月,位于昆明市东郊。现有8个监区, 23个业务科室。 建监25年来,历届监狱党委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监狱工作方针,建立了一整套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罪犯的制度,成功地改造了一大批服刑人员,使他们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始建于1953年3月,地处滇池南岸,占地2.3平方公里,原为男女犯混合关押场所,1979年以后改为纯关押女性罪犯的场所,1995年10月更名为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系云南省建狱时间最长的女犯监狱。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03年12月,顺利通过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的考评验收,成为云南省第5家达到了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标准的单位;2003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2005年被省司法厅记集体二等功一次,2006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先进集体,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08年被司法部认定为连续十年以上无罪犯脱逃监狱,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监管改造工作先进单位和生产经营先进单位。

云南省中安监狱始建于1951年7月,总占地539公顷,地跨“两市(曲靖市、玉溪市)四县(富源县、沾益县、马龙县和峨山县),总部位于富源县城,是一所高戒备重刑犯监狱。监狱企业生产以炼铁为主,兼有发电、建材和部分来料加工项目。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一、贯彻贯彻党发和政府制定的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监狱、劳教所工作。 三、制定全市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和协调各县区、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工作。 四、指导和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五、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的律师、法律顾问、法律援助、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工作;管理玉溪市律师协会。 六、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公证工作;指导公证业务活动。 七、负责组织全市初中级公证员、律师的职称评聘,及市局所属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

红河州司法局位于中山路61号州政府大院06幢,是州人民政府领导全州13个县(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担负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州法制宣传、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监狱、劳教、律师、公证、法学教育、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工作职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司法局是主管全州司法行政工作的州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是州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三大职能。

一、贯彻贯彻党发和政府制定的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监狱、劳教所工作。 三、制定全市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和协调各县区、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工作。 四、指导和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五、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的律师、法律顾问、法律援助、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工作;管理玉溪市律师协会。 六、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公证工作;指导公证业务活动。 七、负责组织全市初中级公证员、律师的职称评聘,及市局所属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

一、贯彻贯彻党发和政府制定的司法行政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监狱、劳教所工作。 三、制定全市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和协调各县区、各行业的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工作。 四、指导和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五、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的律师、法律顾问、法律援助、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工作;管理玉溪市律师协会。 六、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市公证工作;指导公证业务活动。 七、负责组织全市初中级公证员、律师的职称评聘,及市局所属公证处、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

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6月1日建院,院辖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麻栗坡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等8个基层法院,全州共有22个人民法庭。全州法院现有干警688人。文山中州级人民法院现有内设机构22个,即:办公室、政治部(内设组织人事科、教育培训科、老干部办公室)纪检组、监察处、机关党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研究室、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审判管理办公室、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办公室、立案第一庭、立案第二庭、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审判第二庭、刑事审判第三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内设综合科、监督协调科、执行裁判庭)、司法警察支队(内设一大队、二大队)。现有干警127人,其中审判员83人,法警17人,司法政务人员27人。

勐腊县人民法院的前身易武县法院,成立于1958年6月,审级关系隶属原思茅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61年,易武县更名为勐腊县,易武县法院由此更名为勐腊县人民法院。1962年起,审级关系隶属于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现共有内设机构12个,即:政治处、监察室、办公室、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审判管理办公室、执行局、司法警察大队和磨憨人民法庭;共有编制51人(其中:行政编制49人,事业编制2人),实有干警43人(男25人、女18人)。其中,中共党员22人,共青团员5人,共有8种少数民族25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1人。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北门街152号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世贵街107

景洪市人民法院成立于1957年8月10日,前身为景洪县人民法院,1993年12月景洪县撤县改市,改为景洪市人民法院。现设行政办公室、政治处、纪检组、立案庭、刑事审判一庭、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法警大队、普文中心人民法庭、勐龙中心人民法庭等共14个内部职能部门,现有在职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83人,其中法官32名。景洪市人民法院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属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发生在景洪市普文镇、勐旺乡、大渡岗乡、景讷乡、勐养镇、基诺乡、勐罕镇、景哈乡、勐龙镇、嘎洒镇、允景洪街道办事处、大渡岗茶尝景洪农尝东风农尝橄榄坝农尝勐养农尝景洪监狱,以及驻景洪市的中央、盛州级单位、企业、经济组织的民商事、刑事、行政一审案件和执行案件。辖区内居住着傣、汉、基诺、布朗、拉祜、瑶、彝、白、羌等13个世居民族。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坐落于昆明市白云路554号。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盘龙区人民法院承担着盘龙辖区内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的审判和执行任务。现内设机构16个,即政治处、办公室、立案庭、刑事审判第一、二庭、民事审判第一、二、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纪检监察室、司法警察大队、司法行政处、龙泉人民法庭、联盟人民法庭。近几年来,盘龙法院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方针,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每年受理和审结的案件达6000余件,为全区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2009年被昆明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