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集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10月,现设有政工科、执行局2个直属机构和司法警察大队1个直属行政单位,下设纪检监察室、研究室、办公室、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管理办公室、书记员管理科、司法行政装备科等12个内设机构和凤岗、梁村、永固、冷坑4个派出法庭。

顺德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3月20日,1958年12月番禺与顺德两县合并为番顺县,法院随之更名番顺县人民法院,隶属佛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60年1月两县分开后,顺德县法院名称、机构恢复原有建制。1967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曾一度停止办公,由县革命委员会保卫组接管行使审判权。1992年3月26日,顺德撤县建市,顺德县人民法院改为顺德市人民法院,2003年1月8日,随顺德撤市建区,又更名为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现有工作人员474人,在编人员267人。内设机构15个:刑庭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民四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审判监督庭、立案庭、办公室、政工科、法律研究室、监察室、书记员办公室和法警大队;派出机构10个:大良、伦教、北滘、陈村、乐从、勒流、龙江、杏坛、均安和容桂人民法庭。

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成立于2009年1月1日,位于东莞市长安镇涌头村107国道莞长路旁,管辖长安、虎门、厚街、沙田、大朗、大岭山六镇。辖区面积70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近30%;辖区户籍人口40余万、外来暂住人口168万。截至2013年底,东莞第二法院共有在编人员171人(法官113人,占65.7%;),具有本科学历139人,研究生学历28人,占97.09%;35岁以下干警占70.73%。下设政工科、纪检组(监察室)、办公室、研究室、审管办、机关服务中心、司法警察大队等七个综合部门,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执行局等八个业务部门以及虎门人民法庭、厚街人民法庭、大岭山人民法庭、大朗人民法庭、沙田人民法庭等五个人民法庭。

增城市人民法院管辖增城市辖区内依照法律规定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和执行案件。设有政工办、办公室、监察室(与纪检组合署办公)、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调研科、书记员科、法警大队、新塘人民法庭、中新人民法庭、石滩人民法庭、小楼人民法庭及机关服务中心等部门。现有在编干警总人数152人。

惠来县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行政纠纷,调节各类法律关系,接受上级人民法院的指导和监督,向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人民法院设立12个内设职能机构: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办公室、研究室、行政管理装备室、监察室、政工科;直属单位1个,司法警察大队;事业单位1个,后勤服务中心;派出机构5个,靖海人民法庭、神泉人民法庭、隆江人民法庭、葵潭人民法庭、大南山人民法庭。

廉江市人民法院前身为廉江县人民法院,始建于1949年,1993年撤县设市时改为现名。廉江市人民法院现有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政工科(与纪检组合署)、办公室、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司法警察大队共14个内设机构以及安铺、青平、塘蓬、石岭、良垌共5个人民法庭,下属一个股级事业机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全院现有工作人员126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93名,法官69名。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规定,制订区司法行政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法制宣传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识工作,指导全区各单位、各行业依法治理工作。负责依法治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三)负责本区法律知识培训。 (四)监督和指导全区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 (五)管理和指导全区“两劳”释解回归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六)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和场、街、镇法律服务工作。 (七)指导和组织实施全区法律援助工作及“148”法律服务专线工作。

梅州市司法局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主要职能如下: (一)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监督劳动教养的执行工作和司法行政系统的戒毒工作。 (三)负责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及司法行政对外交流工作,参与指导依法治理工作。 (四)指导、监督司法行政系统有关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工作。 (五)指导、监督管理、牵头并组织实施全市的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监督管理律师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 (六)指导、监督管理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活动。 (七)指导、监督管理基层司法所建设、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指导、牵头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八)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研究制定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机关重大政务活动的协调安排和督查、督办;负责综合性文件和报告的起草、审核以及收集、分析、上报、反馈各类司法信息,参与和指导司法行政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司法外事交流和机关机要、文秘、信访、统计、档案、保密、保卫、行政后勤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等工作,指导司法行政信息通讯技术网络建设;负责司法行政系统专项经费和装备的年度计划及管理监督工作;管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财务、固定资产和基建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 订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管理公证机构和公证业务活动。 (三)管理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 (四)指导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及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参 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五)负责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及参与指导依法治理工作,承 担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日常工作。 (六)负责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七)负责实施司法考试的组织工作。 (八)抓好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局 机关、各镇司法所及公证、律师的人事工作。

肇庆市司法行政机关组建于1980年12月3日。目前全市已建市、县两级司法局9个;乡镇(街道)司法所108个;律师事务所41个(其中合伙所17个,国资所15个,公职所9个);公证处9个,法律援助处9个,司法干校和劳教所各1个。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编制675名。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编制675人,现有630 人,占93.3%,其中:市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编制206名,现有190名,占92.2%;县(市、区)司法局编制253人 ,现有211人,占83.4%;司法所编制216人,现有215人,占99.5%。 市局机关设有9个科(处)室:政治处、办公室、法制宣传科、公证与律师管理科、基层工作管理科、计财装备科、劳动教养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监察审计室。市局直属单位7个:市劳教所、市司法干校、市公证处、市法律援助处、市公职律师事务所、市法学会、市律师协会。